20140918

翻騰

換上Tee和跑鞋,才發現頸和肩膊比平常痛一倍。明明工作期間已不時伸展肩頸和雙手,就是始終不及。這陣子的疲累身體提示自己要動動了。很久沒有跑街,如今的秋涼季節,風在皮膚上掠過,很爽朗。
走到舊日的跑步點,如往日的跑量20小圏平路,10中圏小坡道,最後20小圏平路作結。開首有點急進,跑了五小圏便有點氣急,還是調慢些,採均慢速好了,大概比扶杖老人的步速只快兩三步吧,那可是以真人量度的。舒爽多了。到最後3圏有點力有不逮,還是慢慢地完成它。很久前的自己若遇到相同的場景,或者已暗暗勸說自己,選擇放棄了。這點讓我有點快慰。回頭又想,這跑量其實少得很。

慢走放緩,身體滿滿是流動的血液在翻騰,今天最像個人就是這麼一刻。

20140917

本該放在FB的十本書+1




 這麼長的一番話,放在FB是挺怪誕的。那裏只適合圖片和片言隻字。我卻不想只寫下十本書名和作者名稱了事,畢竟那是我愛的書。曾貼上在那FB話框中,最後還是別扭地放到這裏,說別扭,因為這是TAG遊戲,本該是互動的。我卻收起在這個差不多自說自話之處,變成只屬自己的紀念。感覺好像就足夠了。假如還會來此的人看到,也心癢癢想寫的話,就在各自曾經的老地寫寫看,讓我讀。

別扭不是說這裏,這始終是較適合自己的地方,是喧鬧城市中的一片浮島。喧鬧有時很好,補充新知,滿足好奇。過後,卻還得在私人浮島上躺躺,看看天空,然後動手執柴枝,好生火。

 很久沒寫字了,能寫一點就算一點。

----
Cabbie Kwong tag我寫十本我愛的書,遲遲未動筆,終於寫完。彷彿是一次閱讀和個人偏好的回顧。這個遊戲最有趣的其實是窺看別人與書的相遇。

1. 
《茶花女》/ 小仲馬
一個八歲女孩第一次自己選書,用零用購買的第一本書。對,是《茶花女》,不是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,那是在第一城的臨時特賣攤上購買的,版本是封面很old school的鴻光書店中英對照本。選這本書全因美麗的書名,誰想到它是個在巴黎被包養又身患頑疾的交際花故事呢?所以,書名的確異常重要,影響兒童的一生。譯文異常爛的這本書還擱在書架上,好好保存了這段回憶。

2. 
《隔壁女子》/ 向田邦子
向田邦子描寫家庭成員、男女情愛中那沉默而洶湧的衝突和應對很厲害,尤其〈隔壁女子〉這短篇,描寫一個妻子在家踏縫紉機,偷聽隔壁的故事。向田邦子好像輕輕在你耳邊道了一兩句密語,剛好讓你明白了一些,存有更多的空白,便揚長而去,留下你一個呆站久久。一個會為自己造衣服的作者,一定是很有趣的人。

3. 
《拾香紀》/ 陳慧
回憶,迷茫而紛亂,只是,好像都沒有冬天。假如十香還在生,她會怎麼書寫自己的家庭和香港,會不會是一個熱氣騰騰的寒冬?書中有一個畫面印象深刻,午後,在家中地板舖上地蓆,大小就在微光下酣睡的清靜日子。

4. 
《放風》/ 黃仁逵
從《拾香紀》中的插畫中認識黃仁逵,他是位畫家、美指,如今也做音樂。書名和封面設計都別有意思。「畫外音」的人物描寫很鮮活,短短小文記載香港的平民日常。經常翻看。

5. 《洋蔥頭大四喜》/ 林振強
兒時最愛讀物。四肢簡單的洋蔥頭好色,愛高攀魚網絲襪,又愛胖胖的阿妹,既單純,又搞怪。廣東話的笑位至今仍念念不忘。不知為何竟可與《牛仔》同時出現在家中書櫃。可惜被阿媽丟了書,心痛得我。

6. 
《卜洛克的小說學堂》/ 卜洛克
英文原書書名為Telling Lies for Fun & Profit。有偵探小說大師教授講大話,當然要看。

7. 
《砂丘之女》/ 安部公房
若說《香水》的作者寫出了香氣,這部書描寫砂的空間、人生活在沙丘下的狀況,則較人不寒而慄,喉乾舌燥。那種心裏發毛的感受,令人想一直追讀,誘騙、自囚、妥協、利用,赤裸裸地呈現人的疏離。至今還不敢看那電影,要儲夠勇氣。

8. 
《鐵人甲》/ 黃貽興
閱讀本書正值剛離開大學不久的懵懂時期,今天自己是不是那西裝友陳大文?

9. 
Pride and prejudice/ Jane Austen
認識祖師奶奶,是由BBC電影開始,再回到書本。Mr Darcy大概是我那個年代很多無知女生的模範男友,我鍾情的還是她筆下那理性得很的愛情觀、人性與狠話。其實相比起來,《理智與感情》更耐讀。

10. 
《撒哈拉的故事》/三毛
每個女子都該讀讀三毛,彷彿是女生成長的必需品。

+1
《達文西密碼》/ 丹布朗
我只讀了兩頁便被那些超長的人名譯名嚇怕而放棄,無心機讀。要在此+1,因為這是第一本收到的書本禮物,朋友還把我的名字收在附在書上的祝福語中,感激這點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