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0213

只得問號

假期的最後一天,終於看畢三卷《1Q84》。從去年至今,該三個多月吧。身為編輯,自己也感到奇怪的是,從來沒法好好地讀畢這麼大部的小說。心野是一大要害,而且除了業務性質的書本,讀書總是要慢咽細嚼,彷彿企圖用上作者寫作的時間去閱讀般的感受。這麼一次的沉著,是很好的訓練。能把自己捲在牀上,抱着棉被,細細地讀,待天色由淡藍,空氣略冷,至暖和的黃色陽光曬在被上,到濃濃的灰藍,那是多幸福的一會,稀罕珍貴。

讀畢,到網上粗疏地瀏覽別人對本書的意見。驚訝於他們大都能引述書中的一字一句,為命題下註腳。我卻只能像在使用沒有被削的2B素描筆,劃出笨拙粗淺、不成面貌的線條。看不到大道理,只看到當中的人物小事。

故事的人物都是脫常軌的人,他們都花很多力氣在世界上存在,好像都因某些過往而需要不斷練習,練就個人專長,迎向世界。而他們大多是孤獨的存在。

記憶深深的是,分別在天吾家、青豆暫居所和牛河監視地出現的NHK收費員。好像切身感受到門後,被強迫要求開門的人的恐懼。收費員那種過度的自信,逼迫的心,讓人喘不過氣。對方的自信令人開始懷疑自己。

如果如天吾所認為,那收費員是自行昏睡的天吾爸,也着實令人心寒。心寒的是,一個人的自信和足以令他自豪的立腳點,是他最擅長的、以逼迫恫嚇的口吻,挨家挨戶去收取電視費用的這個身分,這份工作。疏遠的兒子,早逝且背棄自己的妻子,彷律人生就只有NHK,而他所得到的是那麼的一件私下藏起的NHK制服。他的意識仍繼續挨家挨戶地拍門收費,那該興幸還是心傷?

或者作者想說的是,人都是孤獨的,每個人都倚靠不同的東西而存活,天吾爸倚靠恫嚇的收費技倆;其貌不揚的牛河倚靠智慧和細緻分析的頭腦;青豆和天吾倚靠回憶中一點朦朧的愛念;ayumi倚靠放縱慾念,然而誰能立得穩腳步?

在毫無道理法律,真實無法辨識的世界中,死亡、蛹、複製、再生只是持續的循環嗎?牛河的蛹和青豆的蛹有分別嗎?

確實是充滿Q的世界啊。


20121222

20121222

天空放晴,那蔚藍是在調色盤上無法調教得來的。空氣清新,風微涼,鳥兒還是聚在樹上吱吱喳喳地互道寒流的訊息,樹葉也回應著。

這麼一天,適合在樹下翻翻報紙,遛狗,或走在跟朋友碰面的路上。我呢,跟他做了幾個小小的班蘭蛋糕,是美麗的淡綠,很鬆軟,味道如清蛋糕,班蘭清香不知逃到哪裏去了。

班蘭是東南亞常見的植物,有一股獨特香氣。這次下的是班蘭油,下趟大概有新鮮的班蘭,該可尋回那味道和氣味。他說簡簡單單便消磨了半天。

這麼一天,輕巧平凡。也許上天跟地上的人開玩笑了,送上這麼美好的第二天,給驚惶或過分關注昨天的人。

彷彿在說,傻瓜,好得很的事情還多着,你們感受到嗎?

……還有,

假如末日真的會來臨, 我會讓你們事前得知嗎?

小傻瓜

20121208

三度百年

某天澳洲的C說到,想看百年孤寂,讓我想到這一本被我擱在書櫃裏的書。忘了最初是看到哪份雜誌哪位香港作家談到這本魔幻寫實主義的書,他說很喜歡。我便買下了它的中文版本。志文出版社的出版,黑色為主調的封面,有一張顏色濃烈的圖畫,一群戴着大帽子的人,像是墨西哥人的形象,沒多少表情。買了,擱下一陣子,後來隱隱約約地讀畢,不甚讀通,一個又一個的人物,疏離感挺大,是沒有好好地讀的結果。腦子內只有微乎其微,甚至不可稱為輪廓的印象。

在書櫃裏,距那中文版本兩、三行的位置,原來還有一本英文版本。呀,對了,是在某個工作天的鬱悶中午,買下的。是一本二手書,不太簇新,卻尚可閱讀。那天早上好像發生了甚麼讓我氣上心頭的事,午飯時間趕緊走得離工作點遠遠的地方,就遇上了這本二手書。封面是故事中的家族成員,他們坐在一起,卻面面相覷,沒甚表情。憑那麼丁點記憶輪廓,覺得這封面看來更合故事了。就那麼樣便買下了。誰會在生氣時買書,還是衝動地買,那或者是挺奇怪的想法。我卻不止一次這麼幹了。然後,這英文版本擱在書櫃裏從沒被翻。

這次跟他走進書店,再去找百年孤寂,為的是給C一個小驚喜。書架上只有志文出版社的版本。心想,為甚麼呢,1984都有兩個以上的新版本了。看到封面,讓我吃了一驚,橙黃色的調子,作者的頭像,沒其他了。只得妥協。本想替C做一個書套,可惜光陰只足夠做一片略稚氣的書籤。

因着不同的事情,三度跟這本書連起虛擬的線,下一趟會有怎麼樣的故事延續?


20121029

太輕敵

午後,嗯…嗝……嗯嗝……
喝一口水…嗯…再喝一口大大的
停了,默唸



停下來啦…嗯嗝… …
骨六骨六骨六
打嗝小子鳴金收兵。


 晚間,嗯嗝…嗯嗝…嗯嗝…
小子又來了
舉起水壼,嘩啦嘩啦的水
不到三秒 ,嗯嗝
小子帶來大哥了
 骨六骨六骨六骨六骨六
小子終於再次敗退。


兩度來襲,看來我太輕敵了。



20121015

好好記住

看畢此報道,要把它記錄在此。

 http://hk.news.yahoo.com/%E8%A1%97%E7%9F%A5%E5%B7%B7%E8%81%9E-%E8%8A%B1%E8%93%AE%E6%85%A2%E4%BA%BA%E8%BF%B7-211612126.html


有很多牽動心頭的句語。

  •  相信城鄉能夠共生的信心
  •  當所有人都追求極度、快速的東西,便會有更多人回到土地上或生活的層面去想,什麼東西能帶給他生命的平靜?快樂的來源是什麼?快樂應該是從生活的細節來,你是否吃對了食物?是否有良好的心靈狀態?足夠的休息?
  •  土地不是我們擁有的,我們從自然中借用,應該與各種生命好好共處。
  •  農業非工作 是生活形態
  •  沒有人計較幫忙多少,誰有空誰需要幫忙就去。
  •  生活中,其實要學會『捨』,當餐廳佔去我太多時間,我便不能抽空去做我想做的事,不能好好與客人溝通。


20121011

今天的力量很小。

 路遙遠   我們一起走

20120924

天天想你

朋友在面書放了這段片子。讓我想到初次認識陳綺貞,就是因為這首歌曲。
簡單的名字,了然於胸的心思。
這段片子今天才首次看到,忍不住放到這裏,留下來。

感動的,不是那問句與回答,而是,
她說,很高興沒有辜負高中的自己。